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大宋嫡子 > 第三十二章 皇帝缺钱也发愁

第三十二章 皇帝缺钱也发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赵德昭回想了一下,今日处理的奏章大约是四十份左右,其中将近三十份是各级官员呈上的祝寿贺表,余下十份几乎都是要钱的。

有的地方发了水旱洪灾,赈灾要钱;有的地方拖欠驻军军饷已久,发饷要钱;边境要害地点需要修堡子、立寨子,也是需要钱;为军队制作衣甲刀枪的将作监要钱;负责朝廷马政的群牧司也是伸手要钱……哪哪儿都在伸手要钱!

到也有一道奏章不是伸手要钱的,但谈论的却是缺钱的事儿:户部负责核算度支的官员,被朝廷左支右拙的财政状况逼得实在支撑不住,于是上奏建议,今年在河南道和西京河南府这两个地方在加收田赋,暂定为每亩加收半斗。

加收田赋,哪怕只是两个道的小范围内的加收,那也是大事,不可能很轻易地就定下来,赵匡胤也并未对这道奏章表露任何态度,赵德昭心里估摸着,此事预计得拿到明天的朝会上讨论后再决定。

皇帝老爹的意思很清楚,他并非是真的不想搞一个热闹寿诞,而是手头紧,缺钱,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皇帝兜里没钱也会跟后世的那些“月光族”打工人一样,过个生日都得抠抠索索。

不难想到,皇帝老爹今日一整天都情绪低落,估计就是缺钱闹的。

赵德昭低头思量了一番,心里很快就有了谱儿,于是含笑道:

“爹爹,朝廷缺钱的事儿,交给儿子来想法子解决就行了,您只管好好做您的寿就行了。”

“胡言妄语,你能有什么法子!”

赵匡胤沉下脸孔训斥儿子:

“朝廷的赋税财政,是关系到国家兴衰与社稷存亡的命脉,千年以来历朝历代有无数的能人,都在这上头绞尽了脑汁,有什么方法没想到过?那么多能人加起来,不比你的小脑袋瓜强得多?”

赵德昭嬉嬉笑笑,并不顶嘴,心里却在说:“在这事儿上面,还真不一定比我强!”

赵匡胤训完儿子,本就不怎么样的心情变得越发糟糕,当即挥手让赵德昭滚蛋。

赵德昭也不争辩,笑嘻嘻说道:“爹爹,儿子认真劝您一句,还是赶紧把那位李侍郎叫回来,跟他商量一下如何举办寿诞庆典,免得到时措手不及。”

“赶紧滚蛋!”赵匡胤板起脸孔,不耐烦地喝斥。

“儿子这就回家垫高了枕头,为朝廷的国库和爹爹的内库,认真想出一个好法子出来。惹是儿子吹牛,您只管治罪便是。”

临退下前,赵德昭撂下了这句话。

走到御书房门口,赵德昭最后瞥了一眼皇帝老爹已显斑白的鬓角,心里暗暗说道:“老爹啊,我这个做儿子的,也许做不到逆天改命,改变您的最终寿数,但最起码我能在您活着的时候,让您活得舒畅一些,过上一两个体面热闹的寿诞,尽一尽欢!”?

<!--17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