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神州传奇 > 第三十回 雾中楼人

第三十回 雾中楼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上回说到,彭琳说:“我和郭兄弟根本没看见九幽小怪,醒过来时,只看见这位公子和他的小哥。www.maxreader.net”

“那你怎知是九幽小怪的?”

“公孙兄,你问这位公子吧。”

公孙良目光转向玉罗刹,玉罗刹只好将刚才的话重说一遍,公孙良听了思疑不已。陶十四娘说:“公孙大侠,这么说,九幽小怪把桑姥姥击败了,还逼她交出解药,怪不得桑姥姥说栽了个大筋斗,没面目参加会盟,转回了贵州。我当时奇怪,谁能叫桑姥姥栽筋斗呢?原来是九幽小怪。想不到桑姥姥死要面子,败在谁的手下也不愿说出来。”

陶十四娘这一段话,弦外之音,不外是告诉小燕和玉罗刹,桑姥姥没有说出你们来,你们的身份还没暴露。同时也暗示岷山双侠,救他们的,的确是九幽小怪。当今武林,能击败桑姥姥的,除了几大门派的掌门人外,恐怕没有几个高手能击败桑姥姥,逼她交出解药来。

彭琳一听,心下暗想:是呵!与自己相熟的朋友,武功与自己差不多,怎能击败桑姥姥?要是其他武林高手,也没有必要与自己开这么一个玩笑,叫这位不懂武功的秀才来喂自己服药。看来只有行为不可思议的九幽小怪,才会这么干的。她叹了一声说:“郭兄弟,不管九幽小怪救我们的用意如何,但他的这份救命之恩我们总不能不放在心里。算了,我们别去参加什么会盟了,回去吧。”

陶十四娘想了一下说:“彭女侠,这恐怕不妥吧?”

“有什么不妥了?”

公孙良说:“彭女侠,乃一不是小怪所做,那不负了武林人士所望?就算是小怪所为,在下总感到个人报恩事小,武林会盟事大,彭女侠要报恩,以后想办法暗助小怪一次就是了,又何必不去会盟?”

陶十四娘突然说:“哎!我想起了,恐怕救你们的不是小怪,而是一位游戏人间的武林老前辈!”

“谁!?”

“神龙怪丐,他老人家专喜欢与人开玩笑,救了人也不愿别人知道。”

公孙良说:“准是这位前辈无疑了!只有他,才会干出这些怪事来。”

陶十四娘又向玉罗刹和小燕问:“你们看见的那个人,是不是一位老叫化?”一边打眼色示意。

小燕说:“是呀!你怎么知道的?”

玉罗刹也说:“正是一位笑嘻嘻的老叫化拦住在下的。”

陶十四娘说:“彭女侠,你看,这就对了!”

不大出声的郭易说:“彭姐姐,现在桑老婆子不去青城了,我们去吧,不然,未免令武林同道感到心冷。”

彭琳点点头:“好吧,到时听听对九幽小怪的看法也好。”

玉罗刹说:“各位没事,在下告辞了。”

“哎!你们要去哪里?”陶十四娘问。

“在下想到成都随便走走。”

“青城山也是一处名胜地,你何不与我们一块到青城山玩玩?再说,武林人士在青城山会盟,你去看看,说不定会增长一些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奇事哩!”

小燕也说:“太少爷,现在有伴,我们先去青城山玩,然后再去成都不好吗?”

玉罗刹说:“不知各位方便吗?”

“这有什么不方便的?望公子别嫌我们学武人粗野就好了!”

小燕又插嘴了:“什么粗野,我家大少爷也学武的。”

陶十四娘不由目视小燕,心里说:“小丫头,你这一说,不怕暴露了你们的面目吗?”却问:“你家大少爷学什么武的?”

“舞剑啦!可惜大少爷出门以来,就没舞过剑,弄得这把剑也生了锈,拔也拔不出来。”

公孙良等人想起这个小书僮拔剑时的情景,不由笑了,公孙良问:“你家大少爷跟谁学舞剑的?”

“跟一个唱戏人学的。”

众人好笑:“唱戏人?”

“是呵,一天,我家请了一个戏班来家里演戏,演的什么戏我也说不上来。有一个姑娘在台上舞剑,舞得好看极了,我家大少爷便跟了她学,还为她吟过一首长诗哩!”

陶十四娘一听,不由笑弯了腰,暗想:这个精灵古怪的小丫头,装得活灵活现,十足像个天真而又饶舌的小书僮,跟她老祖母——小魔女同出一辙。彭琳等人也不由笑了。公孙良笑问:“你家大少爷吟的什么长诗?”

“什么长诗我记不清了,我仅能背诵几句,要不要我背诵给你听听。”

“好,好,你背出来听听。”

“我家大少爷吟的是:‘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以下,我都记不得了,你叫我家大少爷吟吧,他吟得比我好听多呢!”

众人见小燕这下眉飞色舞,谈吐有趣,都笑了,连一向不大笑的郭易,也笑了起来。公孙良朝玉罗刹说:“阁下尊介能背诵唐诗,想必阁下琴棋书画,莫不精通。”

陶十四娘也笑着说:“到了青城山,公子触景生情,想必会有佳句,到时我们这些粗人洗耳恭听。”

玉罗刹连忙说:“各位说笑了,在下性懒读书,只好游山玩水,哪像得别人出口成章?”她又朝小燕喝道,“以后你再胡言乱语,我要赶你回去了!”

小燕吐吐舌头说:“大少爷,我以后不乱说了,你别赶我回家。”

大家说笑了一会,便一齐取道往青城山而去。路上,小燕用密音入耳之功问陶十四娘:“陶姐姐,不是在成都会盟吗?怎么又跑到青城山了?”

陶十四娘用密音入耳之功说:“小兄弟,本来是在成都会盟的,这事,不知怎么让官府知道了,怕我们会聚众闹事,更怕惊动了蜀王爷,便由成都知府亲自下令,不得在成都会盟。为了避免招惹官府,各门派掌门人商议后,便改在青城山的上清宫会盟了。”

“原来这样,我还奇怪怎么武林人士纷纷往青城山走的,以为青城山出了人事哩!”

他们一行六人,个个身怀武功,从成都赶去青城山,本来用不了一天。可是小燕和玉罗刹装着不懂武功的样子,不能在人们面前施展轻功,便只能慢慢前进。而彭琳与郭易,由于感激这对主仆相救之恩,自然不愿丢开他们而自己先赶去青城会盟。何况青城会盟的日子是在后天,也不用急着赶路。公孙良一向与彭郭为伴,同时他还暗中追求彭琳,更不愿自己一个人先离开了。陶十四娘当然是不愿离开小燕与玉罗刹的,所以他们一行六人,不紧不慢,信步而行。加上小燕天真无邪,出言无忌,不时妙语横生,引起众人发笑,倒也不感到路途的漫长,当然就更感不到赶路的辛苦了。

黄昏时分,他们来到了一处叫竹瓦铺的小镇。只见夕阳殷红如血,远山近水,如裹在红霞中,袅袅炊烟四起,阵阵晚鸟投林,道路上几乎空无一人,显然参加会盟的武林人士,早已赶到青城山去了。

彭琳看看天色,暗想:“若为自己,连夜赶去青城山也未尝不可。可是相伴的是这一对不会轻功的主仆,不行啊。”她瞟了陶十四娘一下说:“陶女侠,看来我们要在这小镇上住一夜了。”

陶十四娘瞅了小燕和玉罗刹一眼,笑道:“为了她们两个,我们只好在这里住一夜啦!总不能叫她们连夜跟我们走呀!”

小燕故意睁大眼睛问:“你们要连夜赶路吗?那不累死了?”

“小兄弟,连夜赶路,是我们武林中人的常事,并不奇怪。”

“你们不怕老虎、黑熊吗?”

正说话间,蓦然一匹怒马,如风驰电掣从远处奔向小镇而来,马背上骑着的不是什么达官贵人,也不是什么豪侠壮士,竟然是一位鹑衣百结的矮小叫化。叫化子骑马,这倒是一件怪事。看来这不是一般沿门乞食的叫化,必然是丐帮中人,有急事要赶去青城山了。

怒马奔近来了,陶十四娘一看,是丐帮四川成都堂的堂主青竹剑任剑辉。任剑辉也是丐帮的八袋弟子之一,身形虽然矮小,却极为轻灵敏捷,一支青竹打狗棍中暗藏利剑,曾转战南北,打败了不少的武林高手,为丐帮立下了不少的战功,因而荣任四川成都堂的堂主。一眼看去,他手中提着的,完全是一根青竹,其实剑柄、剑鞘是青竹制成,因而外形与一条青竹棍没有两样,平常完全可以兰竹棍使用,一旦碰上劲敌,剑便突然出鞘,往往令对方措手不及。而死在他的青竹剑下的,就有在江湖上为非作歹的嘉陵三凶、岷江五虎、沱江一枭。所以江湖称他为青竹剑,而他的正名任剑辉,反而极少人知道了。

陶十四娘一见是他,笑道:“哎哟!任堂主,怎么今日骑上高头大马了?可不像个叫化呵!”

任剑辉见是陶十四娘,立刻收住马缰,从马背上跳了下来,略带讶异地问:“陶女侠,你怎么还在这里的?没赶去青城山?”

“会盟改在后天,干吗急着赶去的?任堂主你这么急着赶往青城山,大概发生了什么重大事吧?”

“陶女侠说对了!叫化是有件重大要事要向鲁帮主禀报。”

“哦!?什么重大要事?”

任剑辉目光扫了彭琳等人一眼,似乎在问:这几位是什么人?

陶十四娘已知其意,笑问:“难道岷山双侠、岐山铁笔侠,任堂主不认识?”

任剑辉一听是岷山双侠和岐山铁笔侠,放心下来,拱手说:“原来是岷山双侠和铁笔侠,叫化久仰了。”

彭琳等人还礼说:“任堂主客气了!”

陶十四娘又问:“任堂主,你有什么重大要事要赶去青城的?方便告诉我们吗?”

任剑辉说:“既然各位是侠义上的人物,叫化哪有不方便说的?各位大概还不知道,九幽小怪在这条道上出现了。”

陶十四娘瞅了小燕一眼,故意惊讶地问:“真的!?你看见了?”

任剑辉摇摇头:“我没看见,但有人与小怪交了手,败了下来。”

“谁?”

“贵州九龙门的桑姥姥掌门。”

岷山双侠顿时大吃一惊:“什么?这老毒妇是败在九幽小怪手中,不是败在神龙怪丐的手中么?”

任剑辉更惊异:“什么?她败在我帮东方长老手中?不对吧?”

陶十四娘又问:“任堂主,你这事是听人说,还是自己看见的?”

“我是听人说的。”

“谁?这人不会是危言耸听吧?”

“这事是桑姥姥亲口说的,绝不会假。”

“她怎么说?”陶十四娘有点为小燕和玉罗刹而担心了。

“她只说她栽在九幽小怪手中,没面目再去参加会盟了。”

“你没追问他们是怎样交手的?”

“陶女侠,你知道桑姥姥的为人,一向高傲自大,这种没脸面的事,她怎愿多说的?叫化想再进一步问清楚时,她发怒了,说:‘你这叫化是不是想将老身见不得人的事向人传开?’说完,她便喝手下人抬轿而去。”

“任堂主,别不会桑姥姥是在认假吧?”

“陶女侠,桑姥姥虽然为人孤高,胸襟狭隘,但绝不会说假话。她说栽在九幽小怪的手中,一定是栽在九幽小怪的手中了。何况九幽小怪在绵竹伤了那么多武林高手,将白龙会的绵竹舵焚为平地,难保他不会在这一带出现。陶女侠,我看你们先赶去青城山与众人会合为妙,别让九幽小怪碰上了。听说这个新出现的九幽小怪,比原来的九幽小怪行为更怪异,而且出手更凶狠,轻则伤人,重则取人性命。”

陶十四娘心里好笑,暗道:你这个叫化,九幽小怪就在你身边,要是她真的那般凶狠,你还有命么?但桑姥姥没说出小燕和玉罗刹来,她也就放心了,说:“正所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要是我们碰上了九幽小怪,只好跟他拼了,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大不了一死而已。”

“陶女侠千万别这样,要是万一真的碰上了九幽小怪,还是请陶女侠先放信号,通知青城山群雄赶来为好。”

“好吧!任堂主,我也不耽搁你,你先赶去青城山吧,我随后就来。”

“对不起,叫化告辞了。”

任剑辉说时,一跃上马,拍马飞驰而去。彭琳心里狐疑,问玉罗刹:“公子,那位拦住你们的,是一位老叫化吗?”

小燕说:“是呀!那个老叫化叫九幽小怪么?他却老得全掉了牙了,怎么还叫小怪的?他应该叫老怪才对。”

彭琳一笑:“小兄弟,我们所说的九幽小怪,并不是那个老叫化。”

“那么九幽小怪是谁?”

“九幽小怪我们也没见过,听人说,他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大孩子,行为怪异极了。”

“他很可怕么?”

“小兄弟,他要是不可怕,就不会有今天的会盟来商议对付他了。”彭琳似乎不愿多跟小燕答话,转头对陶十四娘说,“陶女侠,你看这事奇怪不?击败老毒妇的是九幽小怪,而叫人送解药给我们的,却又是神龙怪丐。”

陶十四娘想了一下说:“这事是有点令人想不透,恐怕是九幽小怪突然而来,击败了桑姥姥而自行走了。刚巧这场交锋为神龙怪丐看见,小怪一走,神龙老前辈为救你们,赶去逼桑姥姥交出解药来,将解药交给他们主仆两人,自己又去追踪九幽小怪了。”

公孙良点点头:“这事极有可能。”

彭琳苦笑一下:“看来,只有这么解释了。不管怎样,小怪总算从老毒妇手中救了我与易兄弟。”

陶十四娘说:“彭女侠,这事我们别去多想,到时见了神龙老前辈,就清楚是怎么回事。现在,我们先找个地方住下来才是。”

是夜,他们六人,便在小镇上的一间客栈住下来。也在这个夜里,青城山上清宫中,上灵道长住的房内,一个身穿黑袍的神秘人突然从窗口飘入,悄然无声地出现在上灵道长的面前。上灵道长先是一怔,继而惊讶,轻说:“是你!?”

来人用阴森森而略带命令的口吻几乎是耳语地说:“将灯灭掉,你我之间只能用密音入耳之功说话。”

上灵道长也是一大门派的掌门,在武林中极有地位,居然在这神秘的黑袍人面前服贴得如一位奴仆,立刻将灯吹灭,用密音入耳之功问:“发生了什么事,要劳您老亲自来临?”

“哼!你知不知道你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

“在下犯了什么错误?”上灵道长这时不以“贫道”自称了,而称“在下”,显然对来人极为尊敬。

“你用计杀了九幽小怪,就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在下用计除了他,有何不好?”

“好什么!那个什么也不懂的傻小子,容易对付得很,用不着杀他。可是你杀了他,将一个更为厉害的真正的九幽小怪引出来了,单是论武功,你就不是他的对手。”

“您老放心,在下既然用计除非了第一个九幽小怪,就有办法除掉第二个。”

“这一点你想错了。这一个九幽小怪,不但武功极好,人更机敏精灵,论斗智,恐怕他不在你我之下,弄得不好,你迟早会毁在他的手中。”

上灵不以为然地说:“他真的这般厉害?听说,他比第一个九幽小怪年纪更小,几乎还是个孩子。尽管他行为怪异,武功也极好,但到底阅历不深,经世不足,不同久经江湖磨练的人。在下连老奸巨滑的九幽老怪也对付得了,难道还对付不了他?”

来人显然动怒了:“难道你还看不出这个小怪的所作所为么?白龙会那两个在华阳山骗小怪上当的堂主,突然莫明其妙地踪迹全无,谁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黑箭用计暗算昆仑派掌门和恒山派掌门等人的事,也被这个小怪破坏了。不错,这个小怪也杀伤了一些武林人士,不像先一个小怪那般傻乎乎的。但他极有心计,并不乱杀人。他所杀的,只是忠心于你的一些手下,如草上飞、银笛子之类,对其他武林人士,只伤而不杀,甚至还去救他们。你想要以九幽小怪滥杀无辜,嗜血成性,毫无人性来挑动武林人士对他的仇恨,恐怕没有作用了。你所说的九幽老怪,他在我的眼中根本算不了什么,只是一个为仇恨之火烧得丧失了理智的疯狂怪异的老糊涂,才能为你所利用。这个机敏精灵的小怪可不同了,正所谓‘宁欺白头公,莫欺鼻涕虫’,我们一定要不挥手段,将这小怪除掉。”

“是,是。在下聆听您老的指示。”

神秘黑袍人见上灵再没刚才那副刚愎自用、不以为然的神态,便缓和了口气说:“你也不用这样客气,希望你别负了王公公对你的倚重,将来我们取得了天下,你也一样会封王封侯的。”

“在下更不敢忘记你老的栽培。”

“好了!废话别多说,我们还是先谈谈如何除掉这个九幽小怪吧。”

“你老的意思……”

“不惜一切手段,甚至可以雇请雾中楼这伙杀手出面。”

上灵似乎有点为难了,支吾地说:“凭您老的武功,要杀小怪还不容易?”

“你懂什么?我亲自出手,还跑来找你?再说,连黑箭也伤在他们的剑下,以我的武功,恐怕一时也胜不了。”

上灵一怔:“连黑箭也伤在他的剑下了?”

“要不,我会亲自来找你吗?你别一心想当什么武林盟主了,不除掉这小怪,恐怕你连青城会盟也开不顺利。”

“是,是。不过,雾中楼的人,要价甚高,认钱不认人。在下身为一派掌门,去找他们,恐怕不大方便。再说,他们也不易找。”

神秘人略思索一下,说:“好吧,这事由我去办好了。”接着,他们又密商一会后,神秘人如一缕轻烟,飘出窗外,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单这一轻功,已达到绝境,武林少有。

神秘人走后,上灵道长纳闷:“你有这一身出神入化的武功,既然已亲自出面了,要杀小怪又有何难?何必要去请雾中楼的人了难道这个九幽小怪,真的厉害无比?”他想了一下,夤夜去找丐帮的鲁帮主商量了。

四更左右,成都的一条小巷里,一位卖豆浆的老汉正升火煮豆浆。蓦然间,他感到身后似有微风轻动,转身一看,不由怔住了,一位蒙面的黑袍人,不知几时,已站在自己的身后,惊问:“你——!”

来人阴森森地说:“别害怕,我是来买人命的。”

老汉疑惑地打量来人:“买人命?”

“唔!”

“你怎知道我的?”

来人一笑:“雾中楼的人,无所不在,但在下也是无所不晓。”

“既然如此,请坐。”

黑袍人坐下来说:“说吧!要多少,开个价来。”

老汉摇摇头:“对不起,我们一向看货议价,阁下要买什么人的性命?”

“陶十四娘、岷山双侠和岐山铁笔侠,还有,跟他们在一起的人,全都买下了。”

“阁下要买这么多条人命?”

“你们不敢接?”

“阁下与他们有仇?”

“没仇?”

“老汉不明白,阁下既然与他们没仇,为什么要买他们的人命?”

“这生意你们接不接?不接,在下就走。”

老汉一笑:“我们雾中楼的人,没有不敢接的生意。阁下可知道我们要价多少?”

“请说!”

“陶十四娘和岷山双侠,都是武林中成名的人物,尤其是陶十四娘,是四川陶门的人,更惹不得,单买她一条人命,没有七万两银子,我们是不出手的。”

“要价这么高?”

“阁下明白,陶家的人,一旦惹上了他们,让他们知道了,谁也别想过安乐的日子,七万两银子,已是最低的要价了。”

“好吧!区区七万两,在下也拿得出。”

老汉又疑惑地看看来人,说:“还有,岷山双侠,每个六万五千两银子,不多不少,合起来—共二十万两。”

“他们要价也这么高?”

“不错,单是他们两人,我们要五万就可以了。但他们与陶十四娘在一起,我们不能不考虑要赔上弟兄们的几条人命。”

“还有铁笔侠呢?”

“对不起,铁笔侠这条命我们恕不接下。”

“哦!?为什么?”

“因为他曾经对我们有恩。”

“不是说,雾中楼的人,认钱不认人么?”

“不错,我们是认钱不认人,但他对我们楼主有恩。楼主交代下来:什么人的命都可以买,唯独他的命不能买。我答应阁下,顶多只能伤他,而不能杀他。”

“好吧!还有其他人呢?”

“那就要看人议价了,不是武林中人,杀一个我们只要一万两,有的可以奉送。”

“那么说,二十一万两银子,我们可以成交了?”

“不错,不过得先付一半的银子,才算成交。”

“行!”黑袍人从袖中掏出一个十分精致的暗红色的檀木雕花盒子来,往桌上一放,“这件稀世珍宝,价值连城,可作定钱了吧?”

老汉望着这暗红色的檀木盒子,疑惑地问:“什么稀世珍宝,能值十万两银子?”

“你打开一看便知道。”

老汉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一看,只见盒子内的红缎当中,卧着一个半尺左右的白玉美女,在灯光的映照下,光华夺目,晶莹滑润,单这个白玉美人,价值不下万两黄金,已值七万两银子。何况在白玉美人的双目中,镶着两颗闪光的黑宝石,眉心之中,更镶着一颗红宝石。这红、黑三颗宝石,已不下万金了,这的确是尊稀世无价的珍宝。老汉是识宝之人,不由睁大了眼睛,惊讶地问:“这就是京师流传一百多年的三大奇宝之一的白玉美人?”

黑袍人点点头:“你总算还识货。”

“听闻此奇宝已由倒台的元顺帝带往蒙古了,它是怎么落到阁下手上的?”

“这个你就不必问了,这桩买卖算是成交了吧?”

“你将它当作十万两银子?”

“它止这个数目?”

“不错,它不止十万两,就是二十万两也不为多,你是一次付清?”

“唔!你们要是嫌脱不了手,事成后,我用二十五万两银子再买回此宝。”

“好,这笔买卖我们算成交了,你们几时要货?”

“明天!”

“明天?”

“要是你们明天办不了,以后恐怕就没有机会了。”

“好!明天就明天。的确,等他们上了青城山,真的不大好下手了!”

“以雾中楼人,果然办事精明老练。”

“没有两下,我们敢接这笔买卖么?”

“不过,在下还有一个条件。”

“哦?什么条件?”

“干完了几条人命后,不能向人说是你们干的。”

“为什么?”

“在下担心陶门的人不会放过你们。你们要说是九幽小怪干的。”

老汉一笑:“我明白了,你们要嫁祸给九幽小怪,买这几条人命,不是阁下的目的。”

“在下想再买九幽小怪这条命怎样?”

“九幽小怪?老汉可作不了主。”

“哦?得由你们楼主决定?”

“不错,凡是惊震武林的人物,一概由楼主作主,我们楼主有这么一句座右铭:凡是杀不了的人物,决不干。”

“好,好,你们楼主极有自知之明,在下告辞了。”黑袍人说完,便一闪而逝,仿佛如一个幽魂,消失在夜空里。他到了外面,回头一声冷笑:“雾中楼,雾中楼,我的奇宝只不过暂时寄放在你们手里罢了。等你们干完了事,我再来取。”

黑袍人一走,老汉急急把炉火扑灭,掀开灶,露出一个黑黝黝的洞口来。他拿起檀木雕花盒子,往洞口一跳,接着在洞内将灶恢复原状,人便消失。

第二天一早,小燕他们一行六人,便离了小镇客栈,取路往青城山方向而去。他们像昨日一样,沿路欣赏着秀丽的风光景色。

中午,他们到了灌县,在县城里吃了饭,略作休息,便转出城外。不久,他们便来到了都江堰附近,只见山色水势,另有一番奇景。一条索桥,横跨在岷江上。这便是岷江上有名的珠浦桥。

都江堰一带风景秀丽迷人,道观庙宇隐现于玉垒山的绿林深处。玉垒山麓的二王庙,是后人为了纪念秦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开凿都江堰的功缄而修建的庙宇,初名“崇德祠”,宋代的皇帝曾敕封李冰父子为王,因而改称为“二王庙”。庙宇的兴建依山取势,层层而上,雄伟秀丽。四周更是古木浓荫,晃如仙境。从这里隐隐可以望见青城山了。只见蓝天白云下的青城山,林木青葱,山峦叠翠,峰峦起伏有若城郭,故取名为青城山。

来到这样风光秀美的地方,一时间他们几个人都心醉神迷,连日的劳累一下子消失了。他们正在对着远处的青城山指指划划时,小燕隐隐听到前面不远的树林中有一种不寻常的轻微响声,便用密音入耳之功对玉罗刹说:“玉姐姐,前面树林内有埋伏,我们小心。”

玉罗刹一怔,也用密音入耳之功问:“小兄弟,你察觉出来了?”

“唔!你快告诉陶姐姐,要好好防备。我想迟一步入树林,以作万全打算。”

玉罗刹是一位久闯江湖的女侠,她一向为人十分警觉,感到在青城山附近有人埋伏,绝非寻常之举,便说:“好吧,小兄弟,那你小心了。”她马上用密音入耳之功对陶十四娘说了此事。

陶十四娘也怔了怔,暗想:青城山上,正是天下群雄汇集的地方,有什么人在这里埋伏的?难道小燕和玉罗刹的面目已给人察觉到了?要不,就是一些黑道上的厉害人物,故意让侠道上的人物丢面子?但不是厉害的人物,谁敢在这里惹事的?便用密音入耳之功回答说:“玉妹,你们最好先别进林子,让我先进去看看来的是什么人。”

“陶姐姐,要是你不与我们一起走,会引起别人的疑心,将小兄弟留在外边就行了。”

“他不去,不也叫人起疑心么?”

“陶姐姐放心,这小丫头古灵精怪,她会有办法的。不过你一定要将这一情况告诉岷山双侠他们,让大家有个准备。”

陶十四娘点点头。她正想向岷山双侠说明,小燕突然叫起来:“大少爷,我憋不住了!你等等我好吗?”

玉罗刹忍住笑道:“你真是多事,去,去,到远一点的地方,别给我丢人了。”

“大少爷,你可要等我呵!要不,我会迷路的,叫人卖了怎办?”

陶十四娘会意,一笑说:“小兄弟,我们会在前面的树林里等你的,快去吧。”

小燕跑开去了。

陶十四娘朝树林走去,一边对岷山双侠和公孙良说:“彭女侠,我看这树林里恐怕藏有歹人哩!”

彭琳疑惑地说:“谁这么大胆,敢在这里闹事的?”

“所谓不怕一万,最怕万一,我们还是小心为好。”

“哼!他敢闹事,碰上了我们,那是自找死路了。”

公孙良摇摇头:“要是真的有歹人在树林里,正所谓来眷不善,善者不来,我们可不能大意。”

玉罗刹故作惊愕地问:“你们所说的歹人,是不是拦路打劫的强盗?”

陶十四娘笑道:“是呀!秀才,你害不害怕?”

“这么景色宜人的地方,也有强盗么?”

“强盗才不管你景色宜不宜人哩!”

“他,他,他不怕王法么?”

“他要是怕王法,也就不做强盗了!”

彭琳说:“公子,你要是害怕,就别进林子,让我们先进去看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