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开局为诸葛亮延寿十二年 > 第224章 蜀军趁势驻柴桑

第224章 蜀军趁势驻柴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同年九月,魏帝曹芳不甘大权旁落,欲利用司马昭因伐蜀被召见的时候反击,夺取司马昭所指挥的部队攻击大将军司马师,但事情败露。司马师再次发动政变,逼迫郭太后废黜曹芳,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操纵国政。

毋丘俭向来心在魏室,也与夏侯玄、李丰平素友好,二人被害本就令毋丘俭不安,同时亦因明帝的继承人被废而愤怒不已。感昔日明帝知遇之恩,开始谋划打倒专政的司马师。扬州刺史文钦也有兴曹之意。但毋丘俭始终犹豫不决,直到其身在洛阳朝廷为人质的长子毋丘甸的鼓励父亲起兵。其在信中委婉且勇敢地写道:“大人居方岳重任,国倾覆而晏然自守,将受四海之责也。”有子如此,毋丘俭怅然泪下,终于下定决心起兵反司马,为曹魏政权做拼死一搏。

正元二年(255年)正月,巨大的彗星划过东南的天空,拖着几十丈的尾巴砸向西北。天降吉兆,大魏可兴!毋丘俭和文钦非常高兴,制裁司马师的时候到了。为了增加自身的实力,毋丘俭潜使豫州,传信曾为曹爽心腹、夏侯玄好友的镇南将军诸葛诞,邀其共同起兵。但诸葛诞竟杀害使者,并将信件揭发给洛阳朝廷。兖州刺史邓艾亦然。计划既已泄露,洛阳必有反应。为了尽可能占据先机,魏镇东大将军毋丘俭、扬州刺史文钦决定提前举兵。二人调集大军辎重,将在屯驻淮南的大小将领、官吏悉数召集到寿春城内(安徽寿县),于城西筑坛,展示明元郭太后诏书(存疑),与诸将歃血盟誓,起兵勤王,讨伐司马师。毋丘俭留下老弱驻守寿春,亲率六万精锐渡过淮河,急速行军,深入中原六百里,意图速战速决,直抵洛阳。

寿春、合肥防线历来乃魏国首要军事重心,淮南大军为骁勇善战的老兵、精卒构成,一路破关拔城,势如破竹,但当征途进行一半时,在乐嘉遭遇守军顽强抵抗,邓艾已率泰山兵马日夜兼行,增援乐嘉,使得城防愈加坚固难克。毋丘俭强攻不得,加之补给线拉长,士卒连日奔袭,战斗疲乏,只得暂且休整,遂进驻项城(河南项县),整顿兵马,积累物资,构筑工事,计划对策。失去先手优势的毋丘俭,为了争取更多潜在盟友的支持,正式发布檄文,向魏国揭露司马师的十一条大罪布告天下,意在邀请各地诸侯盟师讨贼。然司马氏操纵国政多年,根基已稳,并控制了全国绝大多数的军队,慑于其骇人的实力和狠辣的作风,各地诸侯或观望不动,坐观其变,或倒向朝廷,对抗义军。有记载的、明确拉拢过的各诸侯(刺史、将军)中,征西将军郭淮于当年病逝,未获书信。接任的征西将军陈泰、雍州刺史王经虽同样心存魏室,分掌关西精锐兵团,均与北伐的蜀将姜维激战正酣(狄道战役,魏军死伤数万),无力表态。兖州刺史邓艾先前就斩使告密,各率本部兵马攻击淮军,向司马师表忠。毋丘俭能依靠的,只有手里这支六万人的淮南劲旅。但形势是严峻的,敌军将领中不乏邓艾、王基等深谙兵法之人,起兵进程步步维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