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大唐公主传 > 第73章 常乐公主(二)

第73章 常乐公主(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永徽年间,我已经是皇姑,被加封为大长公主。但我的年纪并不大,甚至还比已逝的皇帝哥哥的公主们年岁小。新皇帝是一个仁慈的君主,我的四姐姐高密公主在永徽六年过世,八姐姐九江公主在流放途中病亡,九姐姐、十姐姐、十一姐姐又先后亡故,父皇的十九位公主已去世了大多半,因此,皇帝陛下对我们更是优待。

我嫁给赵瑰后,先是诞下一女,女儿长大后倒是贤名远播。一日,皇帝陛下又再次召见我们这些皇姑,席间,皇帝陛下询问我的女儿,我便猜到了,皇帝陛下是要为自己的儿子选王妃。我猜到了皇帝的心思后,十分踌躇,陛下有数子,我的女儿到底应该嫁给谁呢!

我这一生没有什么大志向,看到孩子们生活的安稳,我的心里就很满足了。那时候,朝中已经是二圣临朝了。女人一贯是懂女人的,我知道,武后的势力不容小觑,如果真的要将女儿嫁给皇子,那么,选择武后的儿子才是我的女儿日后生活的保障。毕竟,王皇后、萧淑妃的死还历历在目。

武后有四个儿子,太子李弘饱受皇帝陛下的宠爱。太子殿下文质彬彬,大唐最知名的文臣武将,如于志宁、许圉师、刘仁轨等都为太子宾客。而据说,太子殿下更是仁孝温柔。曾经,太子率更令郭瑜在跟太子讲解《左传》商臣弑父的故事时,太子直接放下课本,掩面哭泣。这样的太子着实是好,但却不是良婿。

我又将目光转向了潞王。潞王也很好,但却颇好声色,这样的人也不是良配。看来看去,我最终将目光放在了周王的身上,周王作为武后的第三子,他倒是老实本分,这样的孩子实在是很好。但英王作为武后的儿子,我心中又不免担忧起来,但看到英王孝顺恭敬,我便将那份担忧抛至脑后,是啊!太子在,潞王在,他们几个兄弟之间一向要好,我实在是多想了。

盛大的成亲仪式在不久后举行,我看着女儿成为王妃,心中着实的欢喜。也因为这层关系,皇帝陛下对我更是礼遇有加。

上元二年,年仅23岁的太子李弘,却突然一命呜呼。太子的事情我一直有所耳闻,他是个仁孝的,但上天却没有眷顾他。太子去世后,皇帝陛下非常悲痛,他亲笔为太子写下了《孝敬皇帝睿德纪》,称太子“天资仁厚,孝心纯确”,并按古谥中“慈惠爱亲,死不忘君”的标准,破例追封其为孝敬皇帝。

李弘仙逝后,太子之位就顺延给了武后的次子李贤。早在龙朔元年时,潞王李贤徙封沛王。在庆贺沛王封爵的仪式上,皇帝陛下特命朝中五品以上部门长官前往献礼祝贺,并奏九部乐,以示普天同庆。这等举动,我就明白,皇帝是真的宠爱他与武后所生的几个孩子。

李贤与哥哥李弘的“志虑忠纯”,如出一辙。况且李贤身子健壮,我想,日后若是李贤上位了,作为弟弟的英王日后的生活定然不会太差,我的女儿也能够安稳度日。

然而,我却忽略了一个女子的野心,那便是武后。

最开始,二圣临朝的时候,我还以为武后只不过是在帮助自己的夫君,却没有想到,等她真正的掌握朝政之后,她开始露出了自己本来的面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