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今天造反成功了吗 > 第24章 六皇女

第24章 六皇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沈舒坐在袁充的车中,看着闭目养神的袁充好奇地问道:“阿翁,今日不不参与集议吗?”

真正穿越后,沈舒官员也不是每日都要上朝。电视剧中演的那种官员半夜就要爬起来上朝的事情只存在于封建王朝的末期。

大朝会又称朝朔望。在秦汉之时,大朝会完全是礼节性的,根本不讨论政务,汉和帝之后连一个月一次的大朝会都取消了,这一停滞就是几百年,一直到了南雍也就是这位新上任的雍帝才恢复了大朝会。。

这一点也是众人认为雍帝是明君的重要佐证。

大朝会依旧是礼节性的,真正的政务从不在大朝会上商讨。真正商讨政务的是每日由尚书、中书与门下省的宰相们商议,被称为集议,商议的结果再报雍帝御批。

当然雍帝也可直接召宰相集议。

集议基本上每日都会有,时间不定,袁充身为上述左仆射从不会缺席。她不觉得自己重要到袁充为了自己撇下集议不顾。

袁充轻哼,并不回答。

沈舒挑眉:“我听说如今太子主持集议。”雍帝佞佛,虽然依旧勤政,但也开始向太子放权。

见袁充点头,沈舒又道:“我听说太子打算在盂兰盆会跪经两个时辰为从母祈福,建康城中无不传颂太子殿下大孝。”她总觉得袁充这步棋走得不太好。

她很想知道袁充到底做了什么,但袁充似乎并不打算告诉她。

“您不去集议,应当是避嫌吧。”沈舒肯定道,“太子要给您升迁了?”既然太子要当孝子,和袁皇后修复关系,就不会只跪经,太子能拿出的最大诚意就是给袁充升官。

给自己商议升迁,袁充又不是厚脸皮,自然不能参与。

见孙女猜中,袁充真的有些惊讶,这才短短几日就进步如此快了,便是他幼时也不及。

这孩子似乎是为政治而生!

若是男子,袁氏能出第二个王丞相。

女子生得如此玲珑心,不入宫才是埋没了!

袁充不觉得将孙女嫁入皇家是进入泥潭,相反他认为沈舒在后宫会如鱼得水。

“尚书令。”袁充也不隐瞒,直接道。

尚书,百官之元本,庶绩之枢机。

尚书令即为百官之根本,领尚书省各部。自古以来朝廷重臣秉权者,以录尚书事为名。到了后世,因尚书令太过位高权重,所以尚书令如丞相一职一样逐渐成为虚职,最后被废弃。

沈舒也没想到会是尚书令一职,她还以为会是中书监。

这下沈舒是真的好奇袁充对太子做了什么,能让太子愿意将如此重要的权柄相让。

许是沈舒的目光太过好奇,袁充笑着为孙女解惑道:“尚书令并不能决定尚书省所有政务,如太子和三公都有录尚书事之权。”

换句话说袁充依旧要被分权。

可这不是重点,沈舒觉得尚书令权力太大,不可能不被分权。

“阿翁如何让太子同意进您为尚书令的?”沈舒心中实在好奇。

“非太子想要进我官位,而是陛下和你父亲。”袁充道,“陛下最为信任的陆稷、徐淼都先后被陛下派去教导太子,如今已经是东宫属官。这两人一人是尚书令,一人是中书监,你觉得陛下会想让谁当尚书令?”

“更何况北伐在即,陛下和太子都不想让你父亲心存怨气。”袁充道。

不想让沈靖心存怨气,就给沈靖升官啊!

沈舒看了眼袁充,瞬间明白雍帝并不想给沈靖升迁。想想也是,一个文官做得位置再高也比武将容易控制。

可同时又遇到了一个问题,沈舒对袁充问道:“陛下不是很信任太子吗?”雍帝可是给太子延请名师,亲自教导,太子更是得朝野赞誉。

不是说父子感情很深吗?

“太子大了。”袁充慢悠悠地道,“陛下却老了。”

沈舒懂了,老皇帝都忌惮年轻力壮的儿子,再好的感情都白搭!

可她觉得袁充不止做了这些:“太子为从母跪经,您不觉得和卧冰求鲤之故事颇有相似,将从母置于火炉之上吗?”她总觉得袁皇后会被骂。

“太子要做天下孝子表率,这也是陛下的意思,我们都无法阻止。”袁充道。

沈舒道:“难道我们就什么都不做吗?”

“你想如何做?”袁充看向孙女。

“太子要做孝子,姨母自然也要做慈母,不是吗?”沈舒皱眉,这么简单的问题袁充会不明白吗?

“你觉得你姨母要如何做慈母?”袁充又问。

沈舒想了想,一时间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做这种面子工程。晚辈能给长辈跪经,那长辈能做什么呢?

“让从母亲自将太子从佛前扶起?”沈舒想了想,表演一场母慈子孝?

主要是太子年龄有些大,袁皇后不可能像对幼子一样嘘寒问暖,亲手照料,所以操作的空间不大?

甚至连做衣这些都要避讳。

沈舒有些头痛。

袁充看孙女绞尽脑汁的样子,揉了揉孙女的脑袋:“别想太多,你从母还不至于连这点都应付不过来。”

听到这话,沈舒就知道自己多虑了。

袁充既然敢把太子逼到这份上,就自然有应对的法子。袁皇后能在宫中稳坐中宫之位,自有手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